-
極致性能表現
· 單節點讀吞吐高達 40GB/s,隨機 IOPS 超過200K,全面釋放全閃存性能潛力
· 支持 RDMA(RoCEv2 / InfiniBand)與高速以太網互聯,結合私有高性能客戶端實現微秒級訪問延遲
· IO 路徑深度優化,減少 CPU 開銷,提升端到端吞吐效率,專為 AI、HPC 等高并發負載設計 -
高可靠與高可用
· 支持多副本(3/4 副本)與糾刪碼(N+2、N+3)混合配置,靈活適配不同業務可靠性需求
· 全冗余架構設計,無單點故障,硬盤或節點故障時業務無中斷、應用無感知
· 支持端到端 Checksum 與數據完整性校驗,自動檢測并修復靜默數據損壞
· 故障后自動重構,支持優先級調節,保障關鍵業務性能穩定 -
線性擴展能力
· 最大支持橫向擴展至 8192 個節點,性能與容量隨節點增加線性增長,無縫支撐業務彈性發展
· 單文件系統容量可達 200PB 以上,單目錄支持 10億+ 文件,滿足超大規模非結構化數據場景
· 在線熱擴容,新增節點自動加入集群并均衡數據,業務無感知 -
易維護與集中管理
· 提供圖形化 GUI 與 CLI 雙管理模式,支持跨集群統一配置與監控
· 支持一鍵部署、批量配置、滾動升級,大幅降低運維復雜度
· 實時監控節點 CPU、內存、網絡、磁盤 IO、延遲等關鍵指標,支持 SNMP、郵件告警
· 支持故障域隔離、自定義數據分布策略,提升系統韌性 -
對稱分布式架構
· 采用對稱式分布式架構,所有節點兼具元數據與數據處理能力,無需獨立元數據服務器,消除性能瓶頸與單點風險
· 元數據全局分布、動態負載均衡,支持百億級文件高效檢索與快速定位
· 架構高度對等,任意節點均可提供完整服務,系統擴展更靈活,管理更簡潔
· 基于統一硬件平臺實現高性能與高可擴展性,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與部署效率 -
多協議融合訪問
· 支持 NFS、CIFS/SMB、POSIX、HDFS、MPI-IO、HTTP 及容器 CSI 接口,多種協議共存于同一存儲池
· 文件與大數據應用無需數據復制即可共享數據,打破協議孤島,提升協作效率
· 兼容 OpenMPI、MPICH2 等主流并行計算框架,無縫對接高性能計算環境 -
高級數據管理
· 支持全局統一命名空間,跨節點、跨機柜、跨站點實現邏輯集中、物理分布的統一視圖
· 內建智能分層引擎,基于訪問熱度自動調度數據在不同 NVMe 層級間流動,提升性能利用率
· 支持基于時間、容量水位、訪問頻率等策略的自動化數據生命周期管理(ILM)
· 支持數據壓縮與去重,有效降低存儲占用,提升空間利用率 -
跨地域協同
· 借助 AFM(Active File Management)技術,實現跨數據中心數據緩存與智能路由
· 遠端站點可實現高頻數據本地化訪問,降低廣域網帶寬壓力,保障協作體驗
· 數據變更實時同步,多地視圖一致,支持分布式團隊高效協同
- 技術規格
名稱 | 規格參數 |
系統架構 | 全對稱分布式架構 |
最大節點擴展 | 8192 |
CPU/節點 | 2*Intel |
內存/節點 | 最大支持2TB內存 |
系統盤/節點 | RAID 1,2*480GB SSD |
數據盤/節點 | 24*2.5寸盤 |
建議典配/節點 | ≥16*NVMe SSD |
網絡 | 10/25/100/200/400Gb/s以太網,100/200/400Gb/s InfiniBand |
電源類型 | 1*AC+ 1*AC |
冗余策略 | 支持三副本、四副本,N+M數據冗余,如4+2、4+3、8+2、8+3等糾刪碼 |
數據存儲優化 | 數據重復刪除、壓縮、自動精簡設置、小文件聚合 |
數據保護與恢復 | 遠程復制、異地容災、快照、克隆、回收站 |
數據安全與訪問控制 | 加密、增強ACL、多租戶、WORM |
存儲管理與運維 | 配額管理、QoS、智能磁盤預測、健康巡檢、報表、審計 |
數據高可用與性能提升 | 雙活、多源零拷貝、軟拷貝 |
數據檢索與組織 | 元數據檢索、對象聚合 |
系統監測與健康 | 亞健康檢測、內核客戶端 |